查看原文
其他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23年总目次

凯里学院期刊社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24-09-23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23年总目次
特约稿

湖南“瓦乡人”的头面部体质特征研究/周大鸣,王焕午,梁心铭,刘重麟,肖明远3(1)


人类的冰雪纪年与文化之道/张小军4(1)


民间游戏教育资源内涵及其价值转化路径/林继富5(1)


运用传统文化进行社会治理的内在逻辑与价值伦理/赵世林6(1)


生态民族学研究

从“塔拉”一词透视内陆干旱区域游牧民族水资源观的共有共享——来自湿地生态系统变迁的验证/孟和乌力吉,杨庭硕1(16) 


从顺应自然的视角重新认识内陆干旱草原各民族文化所隐含的生态哲理及其当代借鉴价值/达林太,乌力吉图,娜仁高娃,齐木德道尔吉1(27) 


游牧知识与草原生态:地方性知识生态价值的再认识/孟根达来1(38)


河西走廊传统牧业生产中的地方性生态知识及其发展/王海飞3(34)


高寒牧区的能源使用及其生态文化——以曲麻莱牛粪能源为例/刘子平,马成俊3(46)


生存、生计与生态:黄土高原西部的农业活动与生态保护实践/李建宗3(60)


论我国农业现代化转型与顺应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罗康智,莫明仙5(11)


本土知识与民间文化的融合实践——河套地区羊皮鞣制技艺的人类学考察/王歌5(20)


生态修复一词的来历及含义考述/许书乐,韩昭庆5(33)


重思“天人合一”“自然主义”与环境危机的关系——从当代中国乡村地区的环保实践谈起/谢生金5(46)


清水江研究

贵州清水江流域高坪侗寨大角冲鱼鳞册考略/龙泽江,陈洪波1(48)


清代清水江流域客民与地方社会变革/袁轶峰1(57)


从区域认知中国——清水江学的价值与研究方法/张新民4(78)


清水江学的界定、范畴与意义/罗正副4(87)


清水江流域的考古发现与研究/管庆鹏,潘梅4(106)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变法强秦的政治空间诉求及其空间共同体建构/蒋亚星2(1)


高校艺术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李欣倩2(13)


贵州有形有感有效践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周真刚,韦泽珺,杨江萍3(13)


清代以来都柳江中上游的道路开辟与国家认同/李金兰,吴美桃3(22)


“三千孤儿入内蒙”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启示/谭淳月4(14)


民族互嵌式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经验/张先花4(23)


乡村振兴研究

乡村建设的滇池东岸之路——社会人类学本体政治进路的案例/李伟华,朱晓阳2(22)


新乡贤与有效治理:中国士绅传统再反思/左雯敏2(33)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地方节日的功能转型与保护传承——以云南玉溪米线节为例/黄龙光,杨晖4(34)


新乡贤参与乡村产业振兴的行动逻辑——基于江苏省 Z 村乡村旅游实践分析/吴蓉,施国庆4(43)


乡村振兴推动共同富裕的挑战与政策转向/刘旭雯4(54)


新内生发展理论视阈下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动力整合——以东北地区 J 村木耳产业为例/马海龙,杨玟玟4(64)


文化遗产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十问”/萧放,张士闪,宋俊华,马知遥1(1)


类型、主体与空间:广西非遗传承人分布特征研究/杨红英,闭闲1(92) 


旅游企业自媒体叙事对民族非遗传承的作用研究/李毓,谢兆雪,曹秀丽1(103)


层级化治理中非遗县域保护的困境——基于南方A省N县的田野调查/陈岱娜3(119)


现代旅游场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内生动力研究——基于长沙市火宫殿“糖画”制作的考察/谭卫华,谭玉娇3(129)


国产少数民族动画中的生态意识与审美意蕴探析/米高峰,陈传志3(140)


从“缺位”到“共生”:侗族大歌舞台化的主体性困境与突破/李丝,资利萍6(124)


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建设刍议/范晓倩6(133)


民族声乐创演的实践新路径——以龚琳娜为例/李姣6(143)


田野调查

都柳江流域“兜”的概念与侗人的亲属观念/王彦芸1(115) 


符号象征中的社会化:晋东南地区“开锁”仪式的人类学研究/马伟华,郭怡敏1(132) 


沧源佤族住屋空间的建构及其实践逻辑/李浩,黄彩文1(141)


生熟与人观——傣族发酵酱to-nao的饮食人类学阐释/张艺凡2(84)


骨系、婚姻与人观:基于西藏屠宰户群体的田野考察/邹礼跃2(97)


向死而生:贵州龙里吴氏五寨岩洞葬与苗族人观/蔡威,张久瑛2(108)


个体叙事与身体实践:城市移民生活空间中的乡土底色——基于对内蒙古X市K社区的田野调查/郭旭东2(118)


“以赛为媒”:文旅融合视域下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促进策略研究——以贵州省黔东南州台江县的“村BA”赛事为例/杨逐原6(90)


中国新移民赴非经商创业行为机制研究/周微,温国砫6(98)


映射、投射与共生:基于粤北瑶族布袋木狮舞的考察/李婷6(112)


民族历史研究

论土司史料的发掘——以元明清时期唐崖覃氏土司为例证/成臻铭,张琴,陈伟琼3(71)


低价管制:清前期广西土司地区的食盐运销制度/陈海立3(83)


土司与卫所之间——明末石砫女土司秦良玉出身新论/张万东3(95)


明清云南土地交易中的“找价”问题研究/陈丽丽3(104)


略论黔北渝南的历史地理学意义/马强,郝家彬5(91)


清代例木采运制度与困境及其应对/邓一帆5(99)


元明之际的国家道教治理转型——以明初玄教院的兴革为中心/朱宇超5(110)


瑶族过山榜的生成、流转及其历史解读——以桂北地区过山榜文为例/任建敏6(48)


桂西土兵(俍兵)征调制度与明代军事制度协变研究/唐晓涛6(59)


清前期西南矿区“夷民”的生存策略与边疆秩序——以东川府为中心/李培娟6(77)


社区治理研究

自治行政化:农村集体产权改革后的乡村治理趋势——基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村产权改革的研究/杜园园,苏柱华,方晨宇5(57)


耦合治理结构:一种现代农村社区的治理结构——基于苏南X镇的田野经验/高万芹,龙斧5(68)


基层治理现代化视野下的村级组织行政化及其自主调适/史明萍,魏程琳5(80)

图甲制度研究

明清时期珠江三角洲的图甲制与地方社会——以南海县登云堡为中心/郭广辉2(43)


明清时期图甲组织与傩神祭祀——江西萍乡小枧傩庙的个案/凌焰,黄娜2(65)


十九世纪徽州基层田赋征收中的粮局与乡柜/黄忠鑫,赖意宣2(76)

人类学前沿

从隔离到融入:丙中洛“麻风村”文化标签的重构/高志英,马青云6(11)


多元医疗与文化整合:一个苗族移民群体的医疗实践/温士贤6(24)


仪式治疗的历史形塑与意义延展:一个布朗族村寨的个案研究/王舫,保虎6(34)


语言人类学

西北地区语言接触研究:跨学科研究的背景及其方法/肖雁云,敏春芳2(132)


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语言生活研究——基于贵州黔东南的语言调查/彭婧2(143)

法律人类学

传统家国同构治国理念的阐析及对当今三治融合的借鉴意义/于语和,穆亨1(71) 


规则主导与制度耦合:自治、法治与德治的辩证关系分析/鲁旭,池建华1(83)

企业人类学研究

企业民族志的书写:田野实践和理论反思/田絮崖4(115)


置换日常:小型企业经营者的创业历程与旅游具身体验/郑姝莉,黎颖茵4(127)

山地民族与山地文化研究

物候记忆在场与云南山地民族的气象灾害防御/李全敏5(123)


“岁位”:凉山彝人取名中的生命力与空间观/邱尼姑,叶宏5(131)


山的文化逻辑:苍山与山地人群互构的精神世界/杨子5(141)


书  评

书写“国家化”中的边缘——评《制造边缘性:10-19世纪的湘西》/向伟4(138)

 



推荐阅读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23年第1期全文发布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23年第2期全文发布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23年第3期全文发布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23年第4期全文发布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23年第5期全文发布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23年第6期全文发布





征稿启事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双月刊)由凯里学院主办,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23年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2023-2024)、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人文社科期刊AMI综合评价扩展期刊、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民族学与文化学最受欢迎期刊”,以“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繁荣民族文化研究”为宗旨,力求构筑民族文化研究理论平台。本刊不收版面费及其他任何费用,优稿优酬,优稿快刊,竭诚欢迎国内外学者不吝赐稿。投稿网址: 

https://ystm.chinajournal.net.cn




点击阅读原文,访问《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官网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